童话故事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,相信没有几个没读过的,甚至有很多人都能背的下来吧,记忆淡忘了的,帮你回忆一下。
想起啥了没?是不是很熟悉?
小时候读童话故事读到的时候,包括语文课上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,当时也没觉得啥,因为那会儿小,没啥理解能力,什么资本主义万恶啥的,小女孩命运悲惨啥的,通通没什么感觉,大概只是觉得小女孩很可怜!
后来,当儿子到了读童话书的年龄,让我讲这个故事,我也是讲得平铺直叙,平淡如水。
再后来,给女儿睡前讲故事,也讲到卖火柴的小女孩,好像依然没啥感觉,好像交差一样,讲完就完了。
不久前,女儿缠着让我讲故事,要拿着书讲,可讲着讲着,就投入进去了,声情并茂,然后就是潸然泪下,当然没让姑娘发现!
今天中午又拿着书给女儿讲这个故事,居然又是声泪俱下,差点没讲下去,为了不扫女儿的兴,草草收了场。
一篇简化版的儿童故事,让我两次落泪,我是该说故事写的好呢,还是说故事太真实呢?还是我太神经质呢?
瑟瑟发抖的小女孩光脚走在大街上,有家不敢回,即使回家也得不到温暖,无依无靠无助,小小的身体里,还有些对美好生活的奢望。
可怜可悲的是,她悲惨命运的解脱,还要求助于已经故去的奶奶。一次次划燃火柴见到的图景,应该是她临终前的幻觉吧,可惜这些愿望一个也没实现!
当火柴最后一次点燃的时候,小女孩是绝望的,奶奶的救赎是她最后的愿望,也是她最后的寄托。
悲惨的命运,人间的悲剧!人人不可能都能得到救助,但是命运有时就这么怪,厄运偏要接踵而至!
童话故事也不全是胡编乱造,文学源于生活,又高于生活。只是我到现在还是搞不懂,童话不是让人开心的吗,为啥这篇能把我弄的两次落泪,究竟是我矫情,还是不知不觉入戏太深,是有感而发,还是——
思想焦虑障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