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钱江晚报
5月2日,当很多人都沉浸在假期
中,陈毓文已经开始在病房工作。
她是浙大二院心血管内科的一名主治医生,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、生活节奏。
对于她,很多人并不陌生。
去年年末,职场观察类真人秀《令人心动的offer 3》热播,拍摄地就在浙大二院,陈毓文参与了录制,那些医学生参加笔试时,她就是监考老师。
治得了病,出得了镜,无论是患者,还是网友,不少人都成了她的粉丝。
有人称她为网红医生。
陈毓文淡然处之,她谨记着身为一名医生的职责:有时去治愈,常常去帮助,总是去安慰。
“以我之名”致敬“五四”,来听陈毓文的“新青年说”。
当医生时接手的第一个病人
和“生命无常”的无力感
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、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、完成美国执业医师资格一阶段考试、有布朗大学医学院临床实习经历……
“美女学霸”,一直是陈毓文的标签。
年仅31岁,她已经成为主治医生,比大部分医生的步伐快了两三年。
这份优秀,从小就显露出来。
性格沉稳的她,擅长学习,每逢考试,成绩一直名列前茅。做医生的种子,在初中时已经种下。
那一年,外婆突发脑出血过世。这对从小在外婆身边长大的陈毓文来说,打击很大。“当时我就想,如果家里有个人从医,有医学常识,就能更好地照顾外婆,那她就会陪得我们更久了。”
后来的每一步,都朝着她预定的目标
在前进。她选择心血管内科,希望自己“内外兼修”。
2018年,她进入浙大二院。
她会因为患者配合治疗,绝处逢生而高兴,也会因为即使用尽全力也没救活一个生命而惋惜。”生死一线,而我们就站在线旁,做个守门人。”
也有无力的时候。
陈毓文依然记得接手的第一个病人。那是个五六十岁的男人,跟陈毓文爸爸差不多年纪。
男人患上了格林巴利综合征,这种病会让患者逐渐丧失四肢感觉,退化运动能力,最后导致呼吸困难。接诊的时候,男人的状态不错,还能对答。陈毓文给他上了药,以为有好转,没想到第二天,男人情况急转直下,最后没有救回来。
“生命太脆弱,即使是治病救人的我们,也常常感到无力。疾病的恶化速度,有时候会超过医学的发展速度。”所以面对每一个病患时,陈毓文总提醒着自己,细心点,再细心点。
那也是她第一次独立面对伤心欲绝的家属。
这个时候如果特别冷静地去解释病因,并不合适。
陈毓文选择先听家属倾诉和发泄,她递上了纸巾……
安慰的度,她总是在寻找。陈毓文说,医生的人文关怀和医学专业知识,是同等重要的,也是她一直在不断学习的。
疫情之下对“挺身而出”的理解
和对普通人付出的敬意
工作以来,陈毓文遇上的最大变故是疫情。
疫情让整个医疗圈变得紧张,一批一批的医务工作者被外派做核酸检测。
疫情刚发生的时候,陈毓文正好在其他科室轮转,看着同事们身披“铠甲”奔赴武汉,她也做好了准备。“谈不上伟大,就是职业使然,我的同事们和我一样的想法,我们是医生,越是艰难,医生的使命感越强烈,就越要挺身而出。”
杭州的疫情也经历了好几轮的反复。
今年春节那一个月,陈毓文没有回老家过年,她被抽调到发热门诊,做核酸采样工作。“我们都做了院感培训,不难,但挺
紧张。”在疫情面前,没有人可以掉以轻心。
春节假期前是返乡高峰,很多人都到医院来做
核酸,陈毓文碰上了最忙的时候。
不喜欢发朋友圈的她,在1月28日凌晨4点53分发了一条:
是和大伯合作愉快的一夜了。
谁也没想到壬寅年会以这种方式开场。
大伯已经24小时没合过眼了,包下了一整晚全院派送核酸标本的活。大伯说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了。
希望这几天的辛苦难换来一个太平年。
感恩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的普通人。
陈毓文说,更多时候理性占据上风,所以她很少将感性的一面显露出来。那晚,她值的夜班最久,穿了三四个小时的防护服。
工作时严谨私底下文艺,
我们是医生也是普通人
参与到《令人心动的offer 3》的录制,这对陈毓文来说,是一段很新鲜的经历。
机缘巧合,陈毓文出了镜。因为全程录像,没有NG,所以对于她来说,就是多了些人和几台机器,其他没什么。“我就是一个跑龙套的角色。”
虽然镜头不多,但陈毓文出色的外形和气质,还是被很多网友注意到了。
好久不联系的老同学,都会在微信上询问。有时还会被患者认出来:“你是不是参加了那个节目呀?”
陈毓文心里很清楚,“我是一名医生,做好本职工作才是重点。”
不少同事都说她挺“高冷”,她不否认,“工作场合中,我不会表现出小女生的一面,毕竟医学是严谨的,我需要专业,才能让患者和家属信任。”
工作中认真严谨,私底下的陈毓文是个文艺女青年。闲暇时间,她会看电子书,听播客,喜欢脱口秀和话剧,哪里有好吃的店,她会化上妆,拉上朋友一起去探店,也会拉着会摄影的朋友一起拍照。
医生的假期,必须做好随时被突发工作电话叫回去的准备。
被叫回的陈毓文在地铁里会遇到抱着电脑工作的同龄人。
“大家都在快速成长,经历着各种各样的‘卷’。”陈毓文说,在“卷”中,也不要忘记做好自己,“不要忘记来时的路,做个内心强大从容淡定的人。”
来源: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通讯员 来鑫萍